当前位置: 首页 >> 本院动态 >> 通知公告 >>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主题宣传

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 ——主题宣传

发布时间:2023-05-13    查看次数: 20   来源:  作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人民健康是民族繁荣昌盛、国家繁荣富强的关键标志,要将保障人民健康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意义重大,它紧密关联着广大妇女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关乎着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与安宁。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艾梅乙”感染人群遭遇家庭暴力的情况屡有出现。为深入宣传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切实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和制止家庭暴力行为,推动家庭关系和谐融洽,维护社会的安全稳定,我们需积极行动起来。

反对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指的是在家庭成员关系范畴内,一方对另一方蓄意施加的侵害行为。从具体表现来看,它既涵盖了殴打、罚跪、捆绑、非法拘禁等直接作用于身体的体罚行为,也包含了通过威胁、恐吓、辱骂等方式对受害者实施的精神虐待,两种形式均会对受害者造成实质伤害。

  这类行为通常具备三大显著特征:一是隐蔽性,多发生在家庭私密空间内,外界较难察觉;二是高危害性,不仅直接损害受害者的身体与心理健康,还会对家庭关系造成毁灭性冲击;三是时间上的连续性与渐近性,暴力行为往往并非孤立发生,而是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升级,且持续对受害者形成压迫。

  值得注意的是,受传统 “家丑不可外扬” 观念的影响,许多受害者在遭遇家庭暴力时,常常选择忍气吞声、默默承受。这种妥协不仅无法终止伤害,反而会让施暴者更加肆无忌惮,进一步加剧暴力程度。

家庭暴力危害

  从长远影响来看,家庭暴力的危害远超个体层面:它严重践踏了家庭成员的基本人身权利,使受害者长期处于恐惧与痛苦之中;对未成年子女而言,目睹或经历家庭暴力会扭曲其价值观,影响人格健康发展;同时,家庭暴力还会破坏家庭的和谐稳定,甚至引发恶性社会事件,对社会秩序与安定造成负面影响。

遭受家庭暴力怎么办?

及时求助:向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反映情况或求助。

报警处理: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是制止家庭暴力的有效途径,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及时出警制止暴力行为并调查取证。

申请保护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以防止施暴者继续实施暴力行为。 

保留证据:就医时的病历、伤情照片、录音录像等都是重要的证据材料,这些证据不仅有助于追究施暴者的法律责任,在离婚诉讼中也是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心理咨询:家庭暴力给受害者带来的心理创伤往往难以愈合。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助于受害者走出心理阴影并重建自信。

 

 

促进性别平等

性别平等指每个人不论性别,均享有同等的条件充分实现其人权,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活动并从中受益。

  性别不平等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女性在教育、就业、政治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参与度和机会。

2、男性在家庭角色中承担的压力和女性在职场中受到的歧视。

3、性别暴力和骚扰的问题包括男性对女性的性骚扰和女性对男性的性别暴力。

4、女性在健康、生育和家庭生活等领域的成本和负担。

5、男性在家庭和育儿中的参与度和角色以及女性在职场和家庭中的职业发展。

6、社会对男女平等的期望和政策以及男女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地位的差异。

  社会是由男性和女性共同支撑的,家庭也是由夫妻两人共同组成的。性别平等有利于实现社会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促进家庭生活更加和谐。没有性别平等,很多女性会被剥夺受教育、就业的机会,更无法进入领导岗位,从而影响社会的发展。

  反家庭暴力与促进性别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参与到反家庭暴力和促进性别平等的行动中来,共同营造一个和谐、平等、尊重的社会环境。